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长篇小说《简爱》。在中国,特别是七八十年代,大部分没有读过《简爱》的人,一听书名,就以为是所谓的爱情小说,父母们是不准孩子看这类书的。其实《简爱》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简爱的孤儿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小说通过对男女主人公跌宕起伏的爱情经历的描写,展现了一个为了摆脱一切世俗偏见,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是一部极具自传色彩的作品。
简·爱出生于一个穷牧师家庭,父母去世后,幼小的简·爱寄养在舅父母家里,后来舅父里德先生也相继去世,舅母不喜欢她,把她视作眼中钉肉中刺,不让她和其他孩子交往,简爱受尽歧视和虐待,她不得不与舅母展开坚决的对抗,最后她被送进了罗沃德孤儿院。
孤儿院条件恶劣,教规严厉,院长是个冷酷无情的人。简·爱在孤儿院继续受到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而她最好的朋友海伦也因患肺结核去世。也正是因为海伦的去世,孤儿院的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简·爱在新的环境下接受了六年的教育,并在这所学校任教两年。
简·爱厌倦孤儿院里的生活,决定换一个新工作环境,桑菲尔德庄园的女管家聘用了她。就这样,简爱邂逅了庄园主人罗切斯特。
罗切斯特是个性格忧郁、喜怒无常的人,对简的态度也是时好时坏。此时的简并不知道罗切斯特也已爱上了自己,他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是想试探简·爱是不是也爱上了自己。当他向简·爱求婚时,简爱答应了他。
然而,罗切斯特有一个疯女人妻子,这个疯女人早在15年前就与罗切斯特结了婚,罗切斯特一直把她关在三楼的密室里。法律阻碍了简的爱情,两人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简·爱选择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夜里离开了罗切斯特。寻找新的生活出路。简·爱历尽磨难,最后被牧师圣·约翰收留,成为了当地一名小学教师。
再后来简·爱的叔父去世了,并且给她留下了一笔遗产,简爱与表兄约翰逊平分了财产。同时圣·约翰打算去印度传教,他请求简·爱嫁给他并和他同去印度,简·爱拒绝了他。简决定回去看看罗切斯特,当她回到桑菲尔德庄园,看到的是一片废墟,因为疯女人放火把宅子烧毁了,疯女人放火后坠楼身亡。简·爱得知罗切斯特为了拯救在火中的妻子不幸双目失明,躯体严重残疾,完全丧失了生活能力,同时又妻亡财毁,简·爱全身心的爱再次投入了他的怀抱,最终和他结了婚,得到了自己理想的幸福生活。
《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生活在英国的鼎盛时代,但英国妇女的地位并没有随时代的发展而改变,依然处于从属、依附的地位,女性即便是没能出生在显赫的家庭,也要努力通过婚姻获得财富和地位。和中国封建社会一样,女性都职责就是三从四德,相夫教子。像作者这样抛头露面写作会被认为是不正当的女子,会受到男性的攻击,可见当时英国社会的女性面临着怎样的困境。
但简爱并没有绝望,没有在侮辱中沉沦。她所经历的种种不幸都被化为了无限的信心,她对自己的人生价值的把握,对自己思想的认识,对自己幸福生活的追求,都表现为当今新时代女性自尊、自重、自立、自强的形象,对自己的人格、情感、生活有着坚定理想和炙热追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