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生要不是大胆地冒险,便是一无所获。——海伦·凯勒
在人类诞生之后,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生存,还学会利用自然环境和周围的一切进行创造发明。我们不断的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环境,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长久的繁衍下去。千百年来,人们不断的探索和冒险,才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我们生存的环境。探险的意义不仅是我们认识环境的过程,探险有时候也是一种民族精神,是鼓舞人们前进的动力。
他们用最危险的方式向世人展现出生生不息的顽强精神。我们人类的探险也是征服自然的一个过程,没有他们的尝试,我们永远不知道人的潜力有多大。不过,在探险的过程中,有很多人为之失去了生命。在三十六年前,尧茂书成为漂流长江第一人,但不幸的是他并未成功。当人们发现时,只剩下一个倒扣的橡皮筏。那么,尧茂书在漂流时遭遇了什么,他又为何要进行这次漂流?
决定长江探险
我们人类文明的起源是黄河流域,是这一片水域孕育了我们的生命。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除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也是人类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自古以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们将长江写入诗词中。“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在诗人们眼中长江可以美成一幅画,也可以用来寄托表达情感。长江不仅是一条河流,更是承载了我们千年的文化历史。长江既见证了历史发展,也纵观了人们的悲欢离合。总之,几千年来长江与人们的生活发展息息相关。
人们对于长江既有敬畏也有恐惧,毕竟长江的波涛汹涌是人力无法抵御的。面对长江人们有多少次想要征服它,千百年来无人能够成功。即使长江非常的凶险,但是依旧有很多勇敢的人向它发起挑战。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年纪轻轻的尧茂书成为第一个挑战长江的勇者。其实,尧茂书这样做并不是一时兴起。尧茂书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四川人,他的家乡与长江近在咫尺。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总是会给他将一些关于长江的故事,他也因此对长江产生了好奇之心。因为没有真正见过长江,他总是对长江产生各种幻想,一直都想去探索长江的奥秘。
尧茂书长大以后,成为了一名照相制版工人。因为长期和照片打交道,他便深深地热爱上了摄影。在多年的勤奋学习中,他的摄影技术相当高。因此,他被调入西南交大成为一名摄影员。他平时除了工作外,大部分时间都会四处去采风拍摄。经常与大自然接触,他逐渐的被我们秀丽的山河所吸引。因为自幼就对长江很好奇,所以在他的拍摄作品中也不乏长江。尧茂书越是接近长江越被它吸引,小时候想要探索长江的热情再次被点燃。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决定大胆尝试进行长江漂流。
计划筹备漂流长江
尧茂书很热爱长江这片水域,但长江的奥秘更是他想要找到的答案。之前,尧茂书在一本画册上看到了长江的照片,几张黑白的照片,让人们看到了长江的源头,也让人们再次看到了长江的壮美。可能,在普通人眼中,这几张照片只是让我们进一步了解的长江。可是,在尧茂书眼中,这几张照片就如珍宝一般,让他爱不释手。尧茂书将这几张照片保存起来,还经常收集更多关于长江的照片。后来,他看到一篇报道,一名日本探险家漂流亚马逊河的故事。这篇报道让尧茂书产生了疑惑,为何这些危险的项目只有外国人。
尧茂书看完报道后几天来都在反复思考这个问题。尧茂书觉得这些冒险的尝试,我们中国人也可以。自古以来,人们从未在长江上进行过漂流,那么他为何不亲自去探险长江,做第一个漂流长江的人。尧茂书心中下定了决心,便立刻返回家乡,开始计划长江漂流。尧茂书知道这是一项非常危险的事情,他害怕家人反对,所以在计划开始前没有透露一个字。后来,尧茂书以旅游为由邀请哥哥陪同他到北京。可是,刚来到北京他便带着哥哥来到了国家体委办理漂流手续。这时,哥哥才知道他北京之行的最终目的。
尧茂书的这个决定让哥哥大吃一惊,这么危险的事情家人居然一无所知。哥哥听到他的计划后,立刻告诉了家中的亲人。他们一致反对尧茂书漂流长江,认为他只是心血来潮,以后一定会后悔。尧茂书面对家人的反对没有妥协,而是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尧茂书为了自己能够顺利进行漂流,他开始学习一些专业的漂流知识。同时,他还专门阅读和研究长江的地理环境和气象变化。他还购买了橡皮筏学习如何驾驶操作,在不同的水域进行实际练习。他为了能够确保漂流成功,还专门拜访专家了解长江全程情况。尧茂书的做法也让家人感受到了他的决心,开始支持他的做法。
长江漂流第一人
尧茂书在经过长期的准备后,曾多次向有关部门发出申请,希望同意他漂流。不过,多次的申请都被驳回,但他并没有放弃。为了能够完成长江漂流,他利用自己积攒的人气和影响力,获得了社会上很多的支持。在社会各方的援助下,为他漂流做好了物质装备,这也促进了漂流的顺利进行。当尧茂书漂流的消息爆出后,国外立刻发出要消息要漂流长江。这对于尧茂书来说是一个坏消息,他认为长江是我们中国的,这项任务也应该由我们来完成。
国外的这个消息打破了尧茂书的计划,为了不让外国人抢先漂流,他决定提前自己的漂流计划。尧茂书知道这次的漂流会有很大的危险,可能自己会失去生命,但他没有因此动摇。在出发前,他向父母道别,然后开始了他的漂流计划。哥哥不放心尧茂书,便利用假期时间陪同他进行漂流。尧茂书的前端漂流比较顺利,基本没有什么危险,这也让哥哥轻松了很多。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哥哥的假期就过去了,不能陪同他继续前行。后面的艰难险阻只能靠他自己走完。
告别了哥哥后,尧茂书独自一人开始了冒险。尧茂书后面的漂流开始变得艰难,有好几次差点遭遇不测。由于环境恶劣,他长期暴晒和缺乏维生素,身体素质明显下降。即使这样也没有让他停下脚步,他一鼓作气闯过了多个险要之地。可是,幸运没有一直伴随他,尧茂书不幸触礁。在直门大下游人们发现了他的橡皮筏倒扣在一块石头上,没有发现他的踪迹。尧茂书的生命也永远停留在这一刻。
结语
尧茂书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自己的梦想,虽然没有成功,但他的壮举至今留在人们心中。在探险者心中,尧茂书绝对是他们的榜样。尧茂书之所以要进行长江漂流,不仅仅是自己对长江的好奇,也是出于对国家的热爱。他要打破我们国人的传统观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全世界证明,中国青年具有拼搏精神,敢于面对艰难的挑战。人们对于尧茂书的壮举感到很敬佩,正是有了这些敢于尝试的人,让我们面对艰难险阻才有勇气坚持下去。
参考资料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