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小酒馆第一股海伦司赴港上市
TUhjnbcbe - 2024/4/28 17:04:00
白癜风的治方法 https://cm.39.net/bjzkhbzy/240423/g3opcu3.html

北京时间9月10日,海伦司(Helen’s)如愿赴港上市,摘得“小酒馆第一股”(股票代码.HK)。上市首日开涨超16%,发行价19.77港元/股,昨日海伦斯暗盘收涨2.93%。

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未来三年开设新酒馆及实现扩张计划。据招股书披露,海伦司年预计新开店家,至年底酒馆总数达突破家。

当小酒馆渐成资本口中的谈资,还被餐企锚定为新的掘金地,国内最大的线下连锁酒馆海伦司还能保住首发优势吗?

抛开全方位无死角的商业话术剖析,我们将以年轻人的视角,以“有酒有故事”的形式,讲述那些年与海伦司有关的种种。

微醺文化,要的是一种感觉

夜经济生意不是新鲜事了,但海伦司是。年轻人们“挑剔又善变”,海伦司是怎么虏获到喜爱的呢?

长篇大论的各种说辞尽可浓缩在“微醺”之中。

据统计,中国最具消费实力的群体现为年轻客户客群,截至年末,在中国,年龄区间在20~34岁的人口数量约有3亿,占比总人口数的21.2%。他们正将各种“奇思妙想”扔进消费市场里,激荡出一轮又一轮商业浪潮。

试问,年轻人喝的仅仅是一杯酒水吗?

显然不是。他们奔赴小酒馆进行消费,这本就超脱了传统意义上的实物消费,更多的是在为情感、社交、颜值、潮流等埋单,仿佛“一口酒便胜却人间无数”。

据《Z世代消费力白皮书》披露,社交、人设和悦己是Z世代青年的三大消费动机。小酒馆行业抓住的正是年轻群体对“酒饮+服务+社交”的综合性需求,这也直接体现在了海伦司依托年轻群体消费力而带来的可观增长。

市场布局方面,海伦司避开一线城市的厮杀,降维把一线酒馆的模式复制到二、三线城市。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海伦司在中国内地的24个省级行政区、个城市运营家直营酒馆。

一线、二线、三线城市门店数量分别为66家、家和家,对应占比分别为12.5%、56.2%和31.3%,另在香港设有1家。

财务数据方面,尽管所有瓶装小啤酒产品售价均在10元/瓶以内,低价也能营收。

一方面,至年,海伦司自有酒水毛利率分别为71.4%、75.3%以及78.4%,同期第三方品牌酒水毛利率则为39.2%、52.8%和51.5%。

另一方面,至年,海伦司的营收分别为1.亿元、5.亿元和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年第一季度,这一数据为3.69亿元,较年同期(0.62亿元)飙升了.5%。

图源于网络,侵删(下同)

为什么年轻人爱上的是小酒馆呢?《中国小酒馆行业发展研究报告》将小酒馆定义为:专门提供给消费者饮酒的、有独特氛围的场所。这就折射出餐馆和酒吧的“不适合”。

餐馆是填饱肚子的地方,过度的烟火气反难以敞开心扉;酒吧是狂欢的地方,太过嘈杂又无处安放疲累的身体。

而“小酒馆”恰恰兼备餐和酒,适度的人间烟火气佐以酒精饮料、预调酒和优质酒品,一切都刚刚好。“每天崩溃八百次,一有人问就没事”的年轻人,开始在日落后出没的“小酒馆”释放积压的情绪

微醺文化之下,年轻人放在阳光下容易被“批判”的小情绪,汇聚在晚上也成了资本眼里的值钱。如此看来,小酒馆或是资本编织的美梦一场,或是年轻人的梦寐以求。

“餐+饮”模式,成第二增长曲线?

脱离了传统酒文化的“酩酊大醉”,微醺不仅成为一种惬意状态的代名词,更衍生出了全新的酒文化格局——餐企入局。

在“餐+饮”模式上动作最为频繁的属海底捞,一是在新增了“9.9/杯的自助茶饮”服务,二是入场小酒馆,一把抓住了年轻人在饮界的两大命脉。

海底捞的Hi捞小酒馆,首店坐落于北京三里屯太古里,营业时间为17-24点,客单价在28.9元-99元。目前另有北京望京新荟城、望京华彩两家在试营业。

从入场时间来看,奈雪的茶、星巴克和老乡鸡相对先行一步。

年,奈雪的茶旗下BlaBlaBar奈雪酒屋首店在深圳开业,主打酒吧式的社交场景贩卖。

年,国内首家星巴克酒吧(星巴克甄选咖啡·酒坊BarMixato)在上海外滩开业。

年,老乡鸡在深圳开出首家酒馆,新店对半分,一半是原有自选现炒快餐;一半则是小酒馆,20点后售卖鸡尾酒等产品。

从入局品类来看,各路餐饮品牌大将均不甘落后。

凑凑、巴奴,均投身“火锅+酒吧”。

喜家德打造“饺子+酒”新业态。

和府捞面推出了“和府小面小酒”。

餐企大拿们似乎在“小酒馆”的指引下,找到了借此寻找品牌的下一条增长曲线的蛛丝马迹。但就目前呈现的局面,完全是“雷声大雨点小”。

因为小酒馆本身就是一个品类,而不是“小酒馆+”是一种卖点,小酒馆贩卖的是社交属性,长时间的连喝带谈,需要一种合适的氛围。

综合分析下,传统餐饮业贸然跟风入局算不上是一计良策。餐企未根据自身品类性质精准定位,明确“原本的餐与新增的酒”之间的主次和出场次序,就很容易陷入“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窘境。

立足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一个品牌是否有秉承“以消费者为核心”的原则。

除了定义了一家企业的品类,小酒馆更定义了一个蓝海行业的属性,一种在继承与创新中碰撞的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餐饮之外,酒馆被应用到了更广阔的领域。许知远的“十三邀小酒馆”,串联起“酒吧、书店、对话现场”,匹配巧妙又不失尴尬。

小酒馆的路,还能走多久?

海伦司和海底捞恰好代表了市场上最常见的两种商业模式:一是主营酒馆业务,二是融合自有产品与酒而搭建起饮酒场景。

随着赛道的开放,在各风格鲜明的城市里,各色小酒馆露出地面。

截至年底,中国小酒馆门店数量为3.54万家,其中95%为独立酒馆,预计年将突破5万家;年中国小酒馆市场规模为.4亿元,预计到年将达到.8亿元。

其中,在自带“酒馆基因”的成都,小酒馆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超过家。同样消费能力较为突出的北京、上海,也拥有超过家小酒馆。

戴着“中国最大连锁酒馆”的皇冠,截至年,海伦司也只占据了1.1%的市场份额。而中国酒馆行业里,排名前五的酒馆合计仅占市场份额的2.2%。可见国内小酒馆市场的高度分散化。

回顾海伦司的上市路,3月递交上市申请;8月19日通过港交所聆讯,22日披露招股说明书;9月10日登陆港交所。整体上,走得还算平稳。

得益于标准化菜单、酒单,规模化采购以及自制酒品,海伦司撬开了利润空间;整齐划一的装修风格、服务文化,则是其打造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但危机也已潜伏,以年的数据来计算,原材料价格每上涨5%,将砍掉海伦司万元的利润,每上涨10%则是万元,占比全年净利润约30%。以性价比出圈的海伦司,几乎是无法将成本的价格波动分担到消费者身上。

烟火气、市井气息、年轻人的小情绪融化在小酒馆品类里,将如何在文化的驱使下演化为成熟且可复制的商业,是连锁小酒馆前行者海伦司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也是无数后来者需要实践的方向。

小酒馆的路还能走多久?

无人知晓,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无数的尝试和碰撞,给予了酒馆行业信心的同时给了市场遐想的空间。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酒馆第一股海伦司赴港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