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怀出诊的医院 http://www.xxzywj.com/《浮士德》:时代的史诗,德国社会的镜子
歌德和黑格尔各在自己的领域中都是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德)恩格斯
▲歌德
歌德被称为文学领域“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他的《浮士德》,得以和《荷马史诗》《神曲》并称欧洲文学史上三大史诗。
歌德,全名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年生于黑森州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年发表《少年维特之烦恼》,名声大噪。《浮士德》的构思和创作则贯穿了他的一生,长达60多年,直至去世前一年才完成。
这60多年,恰恰是欧洲大动荡、大发展的时期,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启蒙运动应接不暇。时间拉长,自文艺复兴以来多年,历史风云变幻。歌德取材民间传说,以浮士德个体思想和经历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从一个人的书斋到两个人的恋爱世界,从追寻美到建功立业,在行诗中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从头到尾都灌注了那个广阔深远的历史背景和激荡人心的时代精神。
▲《浮士德》
《浮士德》是一部悲剧史诗。主人翁浮士德悲剧的一生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学者的悲剧、爱的悲剧、美的悲剧、事业的悲剧。全剧的核心是两个赌赛:一个是魔鬼(靡非斯托非勒斯)和上帝的赌赛,一个是魔鬼和浮士德的赌赛,看似庞杂,实则环环相扣。
在第一阶段,浮士德经历几十年孜孜不息的学者生活,最后得到的是僵死的知识,一生苦苦钻研本是为了寻找光明却堕入了黑暗,本是为了追求真理却陷入可悲的迷惘,“执着尘世”和“向上”两个灵魂激烈冲突,此时魔鬼乘隙而入,浮士德与魔鬼订约走出书斋。
在第二阶段,走出书斋的浮士德,在女巫那里喝了返老还童药,恢复了朱颜。他和一个名叫格利琴的女子相遇相爱,这天真无邪的女孩毒死母亲,杀死婴孩,她的哥哥也死在浮士德的剑下,最终她罪孽重重,死在狱中。浮士德经历了尘世的享乐和痛苦,演完了他爱的悲剧。
▲名著插图:《浮士德》
在第三阶段,浮士德寄情山水,无数精灵歌唱,他忘却了过去的罪恶,重获新生。魔鬼把他带进宫廷,皇帝认为浮士德善变魔术,要他复现古希腊美女海伦。浮士德在魔鬼帮助下,使海伦复现。浮士德对海伦一见倾心,在神话世界中追寻她、与她结合,可惜他俩的结晶如彗星般陨逝,海伦消失,爱死亡,美幻灭。
在第四阶段,浮士德在经历了爱和美的悲剧后,精神却升华,心志更加高远,要成就一番事业。浮士德借用魔鬼的力量平息内乱,变沧海为桑田。但海滨的两个老人不肯迁出,妨碍了他的计划,魔鬼便纵火烧死了老人。浮士德决心与魔鬼脱离,眼睛被“忧虑”吹瞎。浮士德双目失明,但内心明亮,到死为止。死后,魔鬼和天使争夺浮士德的灵魂,天使胜出。
这四个阶段,用歌德的话说就是“一个越来越高尚、越纯洁的努力,直到死亡”。走出书斋的浮士德,历经官能的享乐、美的追求、事业的努力三个阶段,愈挫愈勇,处处抛弃可能,追求不可能,体现了“浮士德精神”。
▲名著插图:《浮士德》
著名哲学家冯至先生认为,“浮士德精神”可以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加上两个注脚来概括:在自强不息的途中,总不免要走些迷途;同时,谁若是一生自强不息,归终是要得救的。
歌德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能够站在高处,以悲悯的眼光俯视众生,又可以超越时代,写下他清晰痛苦的哲思。这部耗尽歌德一生精力的巨著,奠定了他在文学上的崇高地位,《浮士德》也被誉为启蒙主义文学的压卷之作。
浮士德京东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旗舰店¥15.66购买
(英)威廉·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哈姆莱特》,人民文学出版社,
(俄)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著,朱海观译《罪与罚》,人民文学出版社,
(俄)列夫·托尔斯泰著,刘辽逸译《战争与和平》,人民文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