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占山是江桥抗战时的英雄人物,然而江桥抗战战败马占山败退海伦后不久便诈降日军,马占山诈降的起因是什么暂且不论,其结果却是非常致命的。
诚然马占山通过诈降和一系列的手段从日伪军哪里诈取了一大笔军费,但是在他诈降的同时曾经追随他血战抗日的众人却纷纷离去,甚至还爆发过一次兵变。
虽然马占山诈降之后没过多久便二次起兵抗日,但此时马占山在东北的声望已经大跌,愿意继续追随他的人也大大缩水,就连他留在齐齐哈尔的暗棋都被日军诱惑叛变。
马占山二次起兵之后带着各路义勇军在北满地区与日军爆发激战,这件事情直接导致参与了九一八事变的日本关东军司令本庄繁被卸职,由武藤信义接手。
不过本庄繁虽然倒了大霉,但是就战局的总体局势来看义勇军部队却是在节节败退,就在危机关头北满的另一位巨头站了出来,他就是和马占山齐名的苏炳文。
众所周知马占山能够从一个旅长被越级提拔领导江桥抗战是因为黑龙江参谋长谢珂的举荐,但实际上谢珂当时和张学良举荐的是两个人,而第二个就是苏炳文,而谢珂在马占山诈降之后第一时间就投奔了仍在北满的苏炳文。
江桥抗战时期苏炳文派出一半的兵力支援马占山,江桥失败后除了已经投敌的骑兵旅外其他部队已经回归,同时苏炳文还招募了大量爱国学生以他们为骨干扩编了新兵部队。
在马占山诈降前往长春的时候,苏炳文比马占山更为清醒,他知道日本人的鬼话根本没什么可信度,因此他虽然表面上听从伪满洲国的节制,但也仅仅停留于表面。
不过日军对于苏炳文的重视程度丝毫不逊色于马占山,日军曾数次邀请苏炳文到长春均被苏炳文拒绝,就连中东铁路护路司令、“满洲国”军政部部长、黑龙江省省长三个炙手可热的职务也被苏炳文拒绝。
其实苏炳文早在一开始的时候便做好了起兵抗日的准备,除了筹备新兵扩充部队之外,他还借助自己名义上的伪满洲国职务“检查”伪满洲国的过往列车从中截留可用的战备物资。
值得一提的是苏炳文是当时国内少有的正统军人出身,他自幼便在沈阳陆军小学学习军事,后来考入北京陆军中学,最后毕业于当时国内唯一的高等军事院校河北保定军校。
苏炳文的履历绝非黄埔军校那群三月速成班的“新兵”或者日本士官学校的“高中生”可比,因此他本人也不想其他手握重兵的大小军阀。
在江桥抗战尚未爆发之时,苏炳文就将自己的家小送到了北平,而这个掌控了海满之地的实权大佬还作诗一首“正气有歌文宋瑞,鞠躬报国武乡侯”。
苏炳文将家人送进北平还在诗中自比文天祥和诸葛亮,其抗日之志不言自明,马占山二次起兵之后苏炳文便发现马占山战局不利,如果再不出手恐怕以后连出手的机会都没有了。
苏炳文在海满起兵的消息让日本关东军上下大吃一惊,日军在海满地区的高官更是被苏炳文一网打尽,就连日伪军部队的装备都成苏炳文悉数缴获。
有了苏炳文的支援之后马占山部很快便稳住了战局,反而是对阵的日本人开始陷入慌乱之中,苏炳文的加入让抗日部队士气大振,之前已经不信任马占山的旧部因为苏炳文和谢珂的加入也开始纷纷回归。
年10月1日苏炳文在海拉尔正式宣布起兵抗日,他下属所有官兵一律佩戴一套袖标上书“铁血救国”四字,与此同时马占山抓住机会在讷河聚拢部队重振声势。
后来二人商议之下决定合并一处先行收复黑龙江省会齐齐哈尔,重现江桥抗战的铁血荣耀,然而此时日本关东军已经增兵到4个师团的兵力,双方实力差距比江桥抗战时还要悬殊。
最终苏炳文、马占山两部从东南西北四面合围齐齐哈尔,但因为火力和日军差距太大经过一番血战之后只能向北方撤退,直到撤入苏联境内被苏联从新疆引渡回国。